DEAR小滄:
感謝你的祝福,對於2006的各種新希望中,我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實踐這些希望!
看了你信中的內容,不禁令我聯想到劉墉的一首詩:
聖人、賢人、偉人、凡人,
有什麼不同?
脫下美麗的外衣,
每個人都是相似的肉身,
只不過──
愈是身經百戰,
愈是傷痕累累,
愈是歷經滄桑,
愈是百孔千瘡。
你對這首詩的感想如何?其實這並沒有正確答案。每個人活著,或多或少,有著自己想追求的東西,而這東西其實並不能以是非對錯去評斷,然而人們往往就是以自己的角度去批判。
偉人之所以不同於凡人,是因為他本身的經歷不同於凡人,而能堅守自己想追求的東西,最後實現自我,這過程自是凡人所難以忍受的。尼采說過:「有生存理由的人能忍受任何生存方式。」你呢?你這輩子最想追求的是什麼?它值得你忍受任何痛苦嗎?
你將來想成為哪一種人?你決定如何開發自己的能力?這是一個願望,而任何動物都缺乏這種願望,唯獨人類才有。
你問我你是否可以改變你身旁的人和環境?還是得先改變你自己?我以非常自信的語氣告訴你:「你行的!」
其實你有能力去改變,只是還沒察覺自己擁有這些能力而已!陳凱歌於2005年冬發表了一部賣座電影「無極」,許多人覺得內容很無厘頭,其實這部電影內涵很 深。奴隸「崑崙」擁有長毛腿及大力士兩種特異功能,但他小時候被拐賣為奴隸,從小一直被人喚為奴隸,並以奴隸的方式豢養,所以他從未正視過自己那些連「光 明將軍」及「北公爵」等自稱「世界上最強男人」的人都無法匹敵的長才,一直當著奴隸,直到他發現自己是雪國人,人生才為之逆轉。
所以,過去別人怎麼說你,並不代表你就真的是別人所說的那樣,你還是你自己,你認為自己是什麼樣的人,你就真的會成為什麼樣的人,了解真正的自我也是人生課題之ㄧ。
你想改變,我很為你感到高興!這代表你有追求卓越的意念。
關於環境:
要感謝!好環境的確省去不少奮鬥的時間,但壞環境卻能使自己知道欠缺什麼?該珍惜什麼?在怎樣的環境裡都可以改變你的生活,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影響因素。在 好環境成長的人,如果不懂得珍惜眼前所擁有的一切,不思成長,及時把握,有一天好環境也會失去。而在壞環境長大的人若只把眼光放在壞環境,鑽牛角尖,天天 怪壞環境而不試著去創造好環境,他便永遠得在壞環境中掙扎。
關於他人改變:
別人認為對的事是他現在正學習到的東西,以他現階段來說,那是對的。可是,人一直在變,他也會有轉換另一階段的時候。
人如果活在二元的世界是相當痛苦的一件事,不是你對,就是我錯;不是你黑,就是我白‧‧‧‧‧‧。那你可知道黑和白之間還有多少大量的「灰色空間」?跳脫這種二元論,人與人之間會更好相處!許多離婚的男女就是敗在這一點上面!
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,有不同的人生態度和哲學思維,硬把別人改變成和自己一樣或是「非我族類,千刀萬剮!」除了搞壞關係,也不令人感激!
關於自我改變:
分享一則心理學理論「畢馬龍效應」給你:此又稱為「自證預言」。一開始你對一個人產生一個自己獨有的印象,你用這份印像對待他人,他人接收你的對待後以類 似的方式回應你,你收到對方的回應後,進而印證自己一開始對他的印象。然而,對方怎麼對你是因為你先怎麼對他,而不一定是原本他待人的態度。
所以,要改變他人如何對待自己,就要先從改變自己如何對待他人開始。在你的信中也曾這麼提到,我認為只有18歲的你真的非常聰明!
最後,送你一句箴言:「接受人生中不能改變的事實,去改變你有能力改變的事情。」期待你可以頓悟這番話。
祝你平安喜樂!95/2/16
作者:黃齡卉,現任職於台灣桃園地方法院觀護人室
留言列表